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近几年来,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合境内野生植物资源优势,把湖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别山五针松”的保护与繁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以此为重点,在省、市林业局的支持下,通过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在大别山保护区英山片区桃花冲管理站建立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繁育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个繁育园也是极小种群资源库,为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样板。

(大别山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繁育园简介)

建立机制,巩固成果。大别山五针松是中国濒危物种。年9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村农业部最新公布名录中,将大别山五针松升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湖北省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湖北省境内仅有4棵大别山五针松原生树种,生长在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山县桃花冲庙儿岗,该树由于较老、株数少、种子难采集、十粒九空,自然繁衍困难。为着力做好极小种群的保护工作,大别山保护区建立了极小种群大别山五针松保护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三级管理模式,做到落实责任,分片监管,有效保护。年,由于主干遭病、蚁虫害“蛀干掏空”危害严重,对其中一棵高达26米的五针松古树,为其搭建支撑钢架,清除树干腐质木,施药除治食叶害虫,修补树洞。通过近三年保护性抢救,科学实施管控,其现已恢复绿色生机。同时为减少人为活动干扰,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仅有的4棵大别山五针松所在2公顷区域,安装1.8米高围栏、4个高清摄像头,实施全方位监测、全封闭管理,逐步恢复其自然繁殖生境。并先后采取透光伐和卫生伐等人工干预措施,让其复壮复绿。通过补充营养,强化除杂、复垦、培土和施肥等措施,改善其生存环境,现已在古树下成功自然繁育幼苗20余株,生长状况良好。同时保护区委托黄冈师范学院开展大别山五针松本底调查,撰写了专项调查报告,因地制宜,提出了科学的合理化建议,为大别山五针松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大别山保护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别山五针松古树保护现场场景之一)

夯实基础,初见成效。年以来,保护区选择在大别山保护区英山片区桃花冲建立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繁育园,主要栽培了以繁育大别山五针松为主,以移植大别山保护区特有珍稀植物及省内外保护区少量的极小种群物种为辅的繁育基地。现已扩建面积达1公顷。年,聘请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江明喜研究员作为技术指导,开展极小种群迁地保育、种源繁育和技术研究。先后从十八里长峡保护区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及毗邻地区引进和培育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到繁育园落户。目前苗圃已有大别山五针松、小勾儿茶、珙桐、连香树、银鹊树、红豆杉、银缕梅、黄梅秤锤树、天目铁木、天目木姜子、永瓣藤、河北梨、崖柏、天女花等20个品种,栽培苗木共余株。园内还建设了60平方米高标准扦插圃试验温室大棚,并安装高清探头2个。今年年初,将园区内苗圃地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高标准网格化管理基地。现修建蓄水池1个,铺设60厘米宽、5厘米厚的水泥步行道路面近余米,建围网余米,排水沟全部铺设U型水泥槽。做到整地有序,苗床管理干净,苗木栽培保存率较好,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繁育园初具规模,为下一步打造成集繁育、科研为一体的大别山区科普宣教打卡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别山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繁育园场景之一)

开拓创新,就地保护。大别山保护区科研技术团队克服困难,经过几年的不断创新,临床繁育试验、就地保护获得成功。外出安徽瑶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购买大别山五针松种子,进行本地繁育试验,先后引种与繁育出大别山五针松1-3年生幼苗1株,开展极小种群大别山五针松就地保护苗木造林试验。主要选择与大别山五针松原生种群海拔、坡向等立地条件相近的多个地点,就近移栽至附近山上。截止目前,已营造针阔混交林面积共2公顷。同时加强对幼林抚育管理。开展松土、培土、施肥、灌溉,春、秋两季砍抚去杂和病虫害防治,目前移栽幼苗长势较好,保存率均在75%以上。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别山五针松繁育与就地保护栽培幼苗场地之一)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一要加强宣传,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区将加大宣传实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的重大意义,在全社会营造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bdfyy.com/afhzp/375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