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五针松(学名:PinussquamataX.W.Li)又名五针白皮松,是松科,松属乔木,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枝较细长,斜展,形成宽塔形至伞形树冠;针叶粗长,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球果单生,直立,后下垂,熟时淡黄褐色,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种鳞矩圆状宽楔形,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三角状,顶端有刺,种子小,具长翅。4-5月开花,第二年10-11月球果成熟。
巧家五针松于1992年才被发现,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因全世界仅在巧家有分布而得名。2004年还有报道指出有34株存活,而目前其野生种群总数仅剩下31株,是全世界个体数量最少的物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它分布于昭通市巧家县境内的药山自然保护区,仅限于新华镇杨家湾办事处与中寨乡付山村交界的山脊两侧,其天然更新力极差。
-12-18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制定的云南省昭通市十一五规划指出,昭通市今后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其中包括实施巧家五针松保护工程,规划占地500亩。
由于数量少,分布范围狭窄,因此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另外IUCN红色名录中亦列为极危物种。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主办并于年9月6日至15日在韩国济州召开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公布了全球种最濒危物种名单,当中包括巧家五针松。
用随机扩增多态(RAPD)方法对巧家五针松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巧家五针松遗传多样性极低。两个亚居群落(半阴坡亚居群与半阳坡亚居群)遗传分化程度不高。巧家五针松极低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由于它在演化过程中遭受过严重的灾害,造成基因的瓶颈效应,丧失其大部分遗传变异。以及的演化过程中由于遗传漂变及自交衰退等现象,导致遗传多样性的进一步减少。另外,阔叶树种对其生存的压迫以及人类的干扰也是导致巧家五针松遗传多样性降低的因素之一。
来源:百度百科搜狗百科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请